close

 

(一)做旬、做七

依古俗做七是生者對死者懷念的一種奠(祭)拜禮,相傳人死後第七日方知已死,那天亡靈會回來探望親人,稱為「回煞」。又謂此後每隔七天會回來一次,因此在死者要回來的日子,家人為之奠拜做法事,藉以使其能及早超脫升天。

自死者亡故之日起,每隔七天為一個七,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為滿七。一、三、五、七奇數的四個七為「大七」,二、四、六,三個偶數的七為「小七」。第一個七,俗稱「頭七」,死後第六天子時(半夜)十一點過後即拜,於靈桌左邊安放一個香爐稱為「王爐」,為專拜十殿冥王及四個判官之用。拜時以一副牲醴水果、壽金、蠟燭等物品敬拜明王、燒金請求保佑亡靈,謂之:「過王」,後再拜亡者,用食碗六碗或十二碗,有白飯、雞肉、豬肉、豆干、菜、卵圈等另外凡是大七必加拜「文頭」、「筆架」兩種粿。其數量前者依女兒人數,後者同孝男數。文頭形如乳圓,筆架狀似三叉雞冠。拜畢,燒裝有銀紙、庫銀、往生錢的白色紙櫃,另外也有燒靈厝者,請司公做法事或尼姑誦經。從前拜好供奠品不收。翌晨再拜一次,俗稱「排七」。今則生活品質提升,基於衛生原因,大多另行準備新品。二七是小七,由孝男備牲醴「過王」,食碗拜亡靈即可,也有加誦經超渡者。三七俗稱:「查某囝七」;拜奠品和頭七相同,費用由出嫁女兒負擔,一般都在上午即請來僧道做功德,下午女婿來岳家會合女兒奠拜,並準備內置庫錢的紙櫃,父喪為青色,母喪用黃色,拜後燒化。

四七俗稱「乞食七」,供拜品同二七,古時都由鄰居代拜,今則喪家自拜。

五七俗稱「查某孫女」,供拜品同頭七,今孫女與孝女合辦三七。故由孝男自行辦理。

六七也是小七,方式同二七。

七七稱為滿七,由孝男拜,燒紙庫;父青母黃,也有燒生前之衣衫等物,至於其拜法則與頭七同,如係女喪,則由外家前來致祭。是日也會延請僧道前來做功德。若依古例,做完滿七後再做四旬,拜祭四位判官,今人則將做七和做旬混為一談,認為一旬為七日,做七即是做旬,其實非也。一旬應為十天,做七和做旬不同,每月分上、下、中旬各為十天即是明證,另外看看王官圖附表也可知矣!

(二)做百日

俗謂:做百日當天的日數不可超過死者的歲數,但也有人在第一百天才做的,如未滿百日,則需擇一吉日而做,孝男要買紙櫃焚燒,父青母黃。依例延請僧道做法事或誦經。有的一連三天。今則以壇數計算,應視喪家觀念及經濟狀況而定,似較合宜。

既已百日,則由「粗孝」換成「幼孝」。孝男、孝媳、未嫁女,由麻換成白毛線,長孫、長孫媳由半麻半苧換成半白、半青毛線或黃毛線。

漳俗百日即「停飯」不用再捧飯了。要在靈桌下放兩綑柴、一袋米、一桶水祭拜亡靈,告知即日起,叫靈桌每日為他(她)煮飯,俗稱「寄飯」。

泉俗百日有「除靈」者,擇一吉方將靈桌丟棄,若有糊靈厝,也可一併焚化,並燒大量庫錢,同時要舉行「安位」,將魂帛額上貼上紅紙條連同香爐請至公媽桌頂牌邊奉祀。漳州習俗則須做三年時,才「撦靈」(台語音)45

(三)做對年

死亡後,一週年紀念日祭拜,俗謂「做對年」,當日要備牲禮,食碗(菜碗)等祭拜,並由孝男買紅色紙櫃焚燒。

「做對年」若逢閏年時,有俗提前一個月為之者。泉俗除了百日有人除靈外,多數皆於此時除靈除孝,同時舉行合爐者有之。

(四)做三年

漳俗之「做三年」多半是以對年後,再經過一個五日節(端午節)或過年即可擇吉日為之。時下以對年後不久便「看日」「做三年」的居多。也有同時或另擇日舉行「合爐」,端視「公媽」之字向是否有利年?若無,則需在撤靈前,取香爐中三枝香連同香灰一些,以紅紙包之,上書名諱生卒年月日等,暫寄「公媽」香爐中,男性斜插在大邊,女性斜插在左邊,俗稱「寄爐」,待來年有利年時,擇吉日再合爐。

「做三年」之時間;另有人選擇夫妻皆亡,則不忌單雙月,若尚有一方健在則需選在單月,祭拜供品大致同做對年。祭拜畢,則算守孝期滿,此後每年忌日要做忌,第一次「做忌」祭拜,稱為「新忌」。另外在守孝期間家中不可拜天公,碰到端午、中元或過年不可綁粽子或做甜粿,依俗至親會送來,俗稱「磧孝」,須以味素枌、麵干或米粉等回謝之。

(五)撤靈

所謂「撤靈」,就是將成服以來所供奉的靈桌與服制及一應孝路等,一併燒化,古時要由一個肖龍一個肖虎的人將靈桌抬出去丟棄,俗稱「龍虎鬥」或「龍虎湊」。

除靈的日期因地因人而異,有滿七即除,也有百日為之,更有返主後,就將一切燒得乾乾淨淨,稱為「清潔靈」,但皆會先將神主牌及香爐先安置在祖先牌位之旁或暫供奉適當處所(如金寶山),俟合爐時,再行燒化。

(六)合爐

「合爐」又稱「敆爐」,是取神主香爐中的三枝香和香灰一些(或以魂帛火化之灰),移入公媽爐中,次將入祀者的世次名諱題入公媽牌位內。

合爐要舉行祭祀,以牲醴「內要有雞,表示(起家)」,發粿、菜飯等(菜要用碗公裝,與做七用食碗裝有別),另備三碗紅圓-表示新魂自即日起與祖先團圓,年節同受子孫祭祀。祭祀畢,合爐儀式即告完成。

古時因守制期間不可到寺廟參拜或回娘家,因此婦女習於除服之次日,換穿素服,攜帶金、燭、香、紙等前往附近廟宇行香參拜及回娘家省親,此謂「行圓」之俗,今則較少見。

 

(七)墓祭

親人新墳完墳後,連續三年每年一次必須培墓」。第一次培墓祭拜,謂之「開墓頭」。泉俗在葬後第二年開墓頭,漳人則於滿孝後變紅才擇正月之吉日「開墓頭」。第二次培墓為開墓頭,次年清明節上午,第三次為再越年之清明日下午培祭之。開墓頭時,須以豬頭五牲,紅龜粿、菜碗等祭拜,二、三次則備牲醴,連同菜碗、粿等培祭,對后土(土地公)亦應供牲醴敬拜。

培墓時須先整理墓園,把墓周邊的雜草除去,護好墓龜上的土,將墓埕清掃乾淨,因此也俗稱「掃墓」「上墓」。

從前培墓時,會有一大堆小孩前來「挹墓粿」46祭拜完畢後,通常主人會將紅龜粿分給小孩,若是不夠也會給以「銀角仔」(硬幣)打發之,否則小孩頑皮起來會唸童謠:「挹墓粿,挹無了傢伙」壞小孩還會牽牛到墓上踏踩或用泥巴塗髒墓碑之惡作劇等。今生活水準大幅提升,此俗早已成為年長者的回憶。

連續培祭三年後,即不必再每年培祭,以後只在清明節前後十天前往掃墓掛紙就可以。漳人用金白紙「矺墓紙」,泉俗用五色紙。

晚近經濟富裕,掃墓時也有很多人會帶鮮花水果敬拜,表達孝思無匱。

()洗骨改葬

1.洗骨

本省居民大部分的人世代相傳,沿襲成風,都認為「屍葬」是「凶葬」。故有「洗骨」改葬的習俗。本鄉自不例外,也就是俗稱的「卻骨」或通稱「卻金」。

通常來說,按習俗未滿十六歲而亡的死者不卻骨。

一般而言,卻骨都選在葬後頭尾六年或十年以上為之,因六年以下恐屍身未化,至於十年以下的其他時間,如七煞、八敗、九卻狗骨,等俗諺禁忌,多數人會避開,很少人採用。

卻骨之前,先請日師依據死者仙命及孝男等生辰八字,擇定一個適合「啟攢」之吉日行之,是日先由子孫燒香,以福金、刈金燒給后土,感謝土地公多年來的守護、照顧之恩,次焚銀紙,上告親人,將為他(她)「起新厝」,然後請來「土公仔」將墳墓挖開,以鋤頭、十字鎬等挖土撬棺,此時應由女兒持黑傘遮在屍骸上,喊亡靈起來,土公先卻手骨,表示牽亡者起來,再由頭部由上而下,取出人骨二百零六塊骨頭,清除腐肉,因古代是用水洗,故謂之「洗骨」。

全部取出後,移到空曠處,以布巾舖地,所有骨骸,悉依人體構造擺放其上,應避免手腳骨次序混淆,也不可遺漏。再逐一用毛刷、竹蔑刮刷骨骸上之泥垢。之後以布擦拭乾淨,排列於通風處曝曬,乾燥後,依骨節關係位置,仿人蹲坐之姿放入「金斗甕」47內。先放腳掌骨頭,腿骨盤坐,次放入上半身,雙手及手掌,雙手置於膝上,最後放上頭骨,48若坐不穩,則以木炭支架固定,除可穩定骨骸外,兼可防潮避濕氣。

完成裝甕後,須用毛筆在內蓋寫上其名諱,再加外蓋即可,子孫備供品祭祀之。

卻骨時,棺蓋一撬開,遇有屍體未腐爛之情形,稱為「蔭身」。俗信這是「蔭自己無蔭囝孫」,類此,大陸上近年來掘千年古墓時,常有發現,當然,在台灣各地也不乏此例,碰到「蔭身」的狀況,就必須在棺內多放一些茅草,或噴些酒,再重新蓋上,這樣屍體與空氣結合,便易腐之,翌年再行「卻骨」可也。

另外還會發生墓內或金斗甕內的枯骨,如果達一定的適溫,會生一種藻類,顏色為金紅色,俗稱「生蔬」,這是好兆頭,俗信是風水好的原因。

2.改葬

卻骨後,若未能及時擇吉地吉時行吉葬者,從前則暫厝野外山洞或大樹下,俗稱「寄金」或「寄巖仔」,今也有「卻骨師」自備地方供存放,或入公私靈骨塔位等,相當方便。

若建新墓者,必待其完工後再行進金。

一般常見凶葬之墓為長橢圓形,吉葬墓式為圓形,也就是俗稱的「做金」或「做風水」。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為:破土、立碑、完墳、謝土。

用之存放金斗甕的墓穴,俗稱「金井壙」,古時多用石礫堆成或以夯土為之,今多採紅磚砌成,甚或有以水泥漿磨石子者,也相當普遍。

墓之形制;墓前立碑,左右謂墓耳,連於墓手,墓手彎曲處造印頭(方柱)、石筆(圓柱),圍成墓埕、墓碑之前方左右各置石獅,碑前有石桌,碑後為「墓龜」,其周邊盛土處為「墓山」,墓山的界堤為「砂手」,面向右方為「龍砂」,左方稱「虎砂」。

古時之墓簡單樸素,今則貼彩色磁磚,舖地磚已然蔚為風氣,更不乏其他豪華造型或式樣者,漸趨複雜化,筆者實難一言以蔽之矣!

行「進金」禮儀時,必先擇吉日選時辰為之,先將金斗甕垂直放進「金井壙」內,垂入後加蓋覆土完墳,並由地理師呼龍,「洒五穀子」。此時,主事者須備豬頭五牲、食碗、紅龜粿、發粿、牽仔(條狀)等用來隆重敬拜土地公及祭祀墓主,拜畢將供品中蛋和鰆干之殼剝灑於墓龜上。繼之於翌年及第三年持續培墓,爾後,便僅磧(矺)墓紙即可。

晚近盛行起造集合式家族墓,一座可容納數個至數十個金斗甕,省去不少土地和費用,也方便子孫祭祀,在國人尚未能普遍接受火葬觀念時,循序漸進式的折衷方式,漸易為大眾所接受和採行的。49

 


45撦靈推倒(除去)靈桌之意。

46「挹墓粿」:從前小孩向培墓者討取紅龜粿或零錢的一種風俗。

47「金斗甕」又稱「黃金甕」裝枯骨用。內放木炭、絲棉、紅布、紅絲線、新毛筆、紅銀硃等備卻骨用,女性外加春仔花及烏巾。

48「會食囝孫」卻骨後,檢視骨頭,若發現口中有牙者須予拔除,否則俗云:會食子孫。

49本文定稿前再經與本鄉禮生黃儀廷印證匡正修正

〈黃儀廷訪談記錄〉,200132220015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